大同盆地 大同盆地的介绍

中部断陷盆地及晋东南区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盆地6个,还有东西两山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中小盆地10个,这些盆地按照平原地貌的成因及地表物质组成和地质构造,又可分为冲积平原和谷地、洪积倾斜平原、冲湖积平原、坡洪积平原和湖积平原等五种类型,为盆地边缘洪积扇连片的倾斜地带,由坡积和洪积作用形成的山前缓倾斜地面,盆地边缘有洪积物,形成洪积倾斜平原及黄土堆积台地。

山西境内有几个盆地

中部断陷盆地及晋东南区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盆地6个,还有东西两山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中小盆地10个,以及零散分布的山间盆地,多属新生代断陷盆地,盆地大小受两侧新生代正断层控制,盆地内堆积了极厚的新生代沉积物。盆地边缘山麓多有泉水涌出,著名的有神头泉、兰村泉、晋祠泉、霍泉、龙子寺泉等。由于比较优越的水、土条件,盆地成为山西农业的主要产区。这些盆地按照平原地貌的成因及地表物质组成和地质构造,又可分为冲积平原和谷地、洪积倾斜平原、冲湖积平原、坡洪积平原和湖积平原等五种类型。冲洪积平原,约占各盆地平原总面积的48.6%,由冲积砂砾石、次生黄土组成,包括河漫滩及一、二级阶地,土壤肥沃,是山西农业高产区;洪积倾斜平原,约占盆地总面积的42.3%,为盆地边缘洪积扇连片的倾斜地带,地下水丰富,也多为农业的高产区,局部有盐渍化现象;冲湖积平原,约占盆地平原总面积的3.6%,主要分布在运城盆地,由于原湖泊干涸,又堆积了河水相物质,有盐渍化现象;坡洪积平原,约占盆地平原总面积的3.4%,由坡积和洪积作用形成的山前缓倾斜地面,主要分布在各盆地陡峻山岭的前沿;湖积平原,约占盆地总面积的2.1%,由湖积物质组成的平坦地面,主要分布于运城、雁北盆地,地下水较浅土壤中残留盐分较多,土壤盐渍化较重。

大同盆地 大同盆地的介绍

(一)、运城盆地

属谏水河流域,介于吕梁与中条山脉之间,海拔330至360米,盆地长145公里,宽16至35公里,面积3000平方公里,为棉麦主要产区;中南为中条山断层;北为峨嵋断块台地,高出盆地60一80米;东北部有呜条岗阶地,高出盆地50一60米。中条山北麓洪积扇绵延103公里,宽度小,坡度大,扇前洼地有潜水溢出,在夏县、解虞一带形成大面积盐渍地。运城盐池比黄河水面低20米,为湖沼相沉积,是以芒硝为主的化工原料基地。

(二)、临汾盆地

位于汾河下游,介于吕梁与大岳山脉之间,海拔400至600米,盆地长150公里,宽30一58公里,面积5000平方公卫,为麦棉主要产区。东部为太岳山、霍山断层,两部为罗云山断层,南部为峨嵋岭断块台地。盆地边缘有洪积物,形成洪积倾斜平原及黄土堆积台地。汾河切割作用明显,形成盆地南部冲积、洪积黄土及红色上的高台地。台地边缘冲沟发育,盆地内有龙子祠、广胜寺等名泉。

大同盆地 大同盆地的介绍

(三)、潞安(长治、上党)盆地属浊漳河流域,介于太岳与大行山脉之间,海拔900至1000米,盆地面积1980平方公里,年平均雨量550一650毫米,为各盆地降雨的高值区,也是山西秋粮和小麦的主要产区。盆地东部为潞安断层,边缘洪积扇不太发育,盆地中为第四纪堆积物,其下有中更新统褐红色粘土和亚粘上,夹钙核及下更新统泥河湾层湖相沉积。盆地内河流曲折,地面波状起伏,地下水埋藏较深。

(四)、太原盆地

位于汾河中游,海拔700一800米,盆地长128公里,宽12.5一38公里,面积5016平方公里。西部为交城大断裂,东部为太谷大断裂,高差200米以上。太原盆地仍在继续下降,自更新世以来,相对沉降速度每年约0.3厘米左右,盆地西侧沉降幅度最大,沉积物厚达2800一3000米,盆地东侧沉降幅度较小,祁县的钻孔资料300米以下已见基岩。盆地西山山前洪积扇短小而坡陡,盆地东侧洪积扇巨大而坡缓。在洪积与冲积平原交接地带,有地下水溢出带及扇间洼地,部分地区有盐渍化现象,盆地边缘有黄土组成的一级洪积台地和红土为基础上覆黄土的二级台地,局部由于断层活动,湖相堆积物抬升于地表,流水侵蚀形成丘陵地形。文峪河、潇水地比重最大,水浇地占耕地面积的60%以上为山西粮食和特早熟棉的重要产区。

(五)、忻定盆地

大同盆地 大同盆地的介绍

位于滹沱河流域,介于五台山与云中山脉之间,海拔800至1000米,盆地长173公里,宽12.5一42.5公里,面积2157平方公里,北部为丘灵—崞县大断裂,东南缘为五台山北麓大断裂,为不对称的地堑盆地。滹沱河两侧为冲积平原,上游地面坡度较陡,下游忻州市、定襄县附近,地形较平坦,冲积层分布广泛,为山西秋粮油料产区。由于滹沱河上济胜桥桥基高,排水不畅,盆地低洼处有较重的盐渍化。

(六)、大同盆地

属桑于河流域,介于阴山与恒山山脉之间,海拔1000至1]00米,盆地长124公里,宽20一45公里,面积5084平方公里。西部为口泉—朔县大断层,东部为桑千河大断层。桑干河两侧为冲积平原,盆地边缘为洪积倾斜平原,是山西秋粮春麦的重要产区。洪积扇前缘及扇间洼地有地下水溢出带,形成沼泽,山阴、怀仁、应县间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盐渍化,有较大面积的盐碱荒地。黄花梁台地有大面积黄砂上,由于土壤贫瘠、干旱,大部分小叶杨树生长不良,更新改造任务艰巨。

山西省大同地区是平原吗海拨多少禾

全市一般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最高处为阳高县境内六棱山黄羊尖(海拔2420米),最低处为灵丘县境内花塔村冉河出口处(海拔558米)。

大同盆地 大同盆地的介绍

大同处于华北地台的山西台背斜与阴山隆起的交接部位。北为北口隆地,西南为大同──静乐凹陷,东南为桑干河新断陷。

在地貌构成上,大同的山地面积为27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3.4%;丘陵面积为117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6.6%;平川面积为626平方公里,仅占总面积的30%。其中,山地、丘陵主要集中于西、北及东北部地区,而平川区位于东南部。这就构成了大同市西北高、东南低,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主要特征。

大同的地形是什么样的

大同处于华北地台的山西台背斜与阴山隆起的交接部位。北为北口隆地,西南为大同──静乐凹陷,东南为桑干河新断陷。该区域在多期的地壳构造变动中形成了一系列的构造形迹,尤其以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山运动的影响最为明显,新构造运动相当发育、地震活动也较为频繁。东部为著名的世界地质奇观大同火山群,与云南腾冲构成南北两大火山群。形成一个盆地,俗称大同盆地。

在地貌构成上,大同的山地面积为27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3.4%;丘陵面积为117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6.6%;平川面积为626平方公里,仅占总面积的30%。其中,山地、丘陵主要集中于西、北及东北部地区,而平川区位于东南部。这就构成了大同市西北高、东南低,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主要特征。

大同地理环境处于南下阴山、东来燕山、北上吕梁山、太行山北方四大山脉的交叉通道,是大雁为首的中部鸟类南迁通道。西北部山脉属阴山山脉和吕梁山脉,主要有白登山、双山、二朗山、云门山、采凉山等;东南部山脉属太行山脉,主要有恒山、太白山、六棱山等。全市一般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最高处为阳高县境内六棱山黄羊尖(海拔2420米),最低处为灵丘县境内花塔村冉河出口处(海拔558米)。桑干河自西南向东北横贯全市,形成了周围高、中间低、两山夹一川的槽型盆地。除桑干河外,境内主要河流还有属海河水系的御河、南洋河、壶流河、唐河和属黄河水系的苍头河。

大同盆地的介绍

山西省最大盆地,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位于省境北部,呈北东—南西向展布,长约200公里,面积5100平方公里。盆地海拔大都1000~2200米。古大同湖退缩的部分。是桑干河的上游,与下游张家口、北京构成北方最重要的农业经济带,即燕云十六州。

大同盆地的海拔和面积是多少

大同盆地是山西最大盆地,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位于山西境内北部桑干河上游,呈北东—南西向展布,长约200千米,面积约5100平方千米。盆地海拔大都为1000米至1100米。盆地边缘为冲沟分割的黄土台地和缓坡黄土丘陵,多为结构疏松的沙质黄土。